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
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
(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
网 址:www.njcndt.com
邮 箱:cndt2002@163.com
电 话:025-80860040
联系地址: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5号《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
邮 编:210016
目的:探讨 TRPC6 基因突变患者的基因变异特征和临床病理表现。 方法:筛选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经全外显子或肾脏疾病 panel 基因检测证实存在 TRPC6 基因突变患者,对患者的基因变异特征、临床病理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 10 例患者存在致病性 TRPC6 基因变异,共检测到 TRPC6 基因的 8 个杂合突变,其中 6 个为错义突变,以 c.2683C>T(p.R895C) 最为常见。 肾脏病家族史阳性者 9 例。 10 例患者中,男女各 5 例,首次就诊年龄 16~ 35 岁。 患者均以蛋白尿起病,4 例起病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 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治疗,5 例患者接受足量激素联合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 治疗,2 例患者接受中等量激素治疗。 6 例患者于病程 1~17年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KD)。 6 例患者行肾活检病理表现均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小球系膜增生不明显,部分患者伴轻至中度的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超微结构下足细胞病变突出,足突广泛融合(50%~80%) 4 例、节段融合(30%~50%) 2 例,无肾小球基膜病变。 结论:TRPC6 基因变异以错义突变为主,最常见突变位点为 c.2683C>T(p.R895C)。 患者均以蛋白尿起病,半数为 NS 状态,肾脏病理以 FSGS 为主,足细胞足突融合明显,ARB 及 CNI 治疗效果不佳,多数患者最终进展至 ESKD。 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特异性干预治疗可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目的:评估环磷酰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CTD) 方案治疗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MID)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采用 CTD 方案治疗 PGNMID 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筛选纳入 CTD 方案治疗的 22 例患者,初发初治组 16 例,复发难治组 6 例。 中位随访 21 月,中位缓解时间约 9 月。 随访期内,90.9% 达肾脏缓解,45.5% 完全缓解。所有患者中位尿蛋白定量从 3.53(2.10,6.41) g/24h 降至 0.71(0.41,2.15) g/24h,中位血清肌酐从 122.5(84.4, 150.3) μmol/L 降至 99.9(70.7,124.0) μmol/L。 其中,2 例复发,1 例进入终末期肾病。 沙利度胺中位使用剂量 75 (50,100) mg/d,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9.1% (2/22), 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损伤各 1 例。 结论:CTD 方案治疗 PGNMID 有效,严重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较好,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