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6-298X      CN 32-1425/R

导航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Alport综合征的药物研发进展
伍琳琳, 刘栋, 董宁宁等
2023, 32 (3): 270-275.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15
Alport综合征(AS)是一种以肾脏、眼部及听力受损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胶原病,可导致患者早期进入终末期肾病(ESKD),已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目前,AS尚无根治手段,但是治疗AS的药物研发在加速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AS的国内外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进展,希望为AS的药物研发及治疗提供策略和思路,使AS患者及其家庭获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肾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谢轲楠, 程东瑞, 倪雪峰, 蒋静, 李雪, 陈劲松
2023, 32 (4): 308-312.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4.002
目的:分析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住院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观察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我国COVID-19高峰期,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住院的肾移植受者,收集并分析其一般资料、合并疾病情况、用药方案、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和预后情况。
结果:共纳入72例患者,平均年龄48.6岁,中型42例(58.3%)、重型16例(22.2%)和危重型14例(19.5%)。80.6%的患者合并高血压,33.3%合并糖尿病。91.7%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减低。随着临床分型加重,并发真菌和细菌感染的比例逐渐增加。8例(11.1%)患者死亡,均为危重型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真菌感染(HR 10.55,95%CI 1.040~107.112,P=0.046)和合并细菌感染(HR 26.934,95%CI 2.084~348.161,P=0.012)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本组住院治疗的COVID-19的肾移植受者合并症多,外周血淋巴细胞减低明显,并发真菌和细菌感染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植肾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进展
孙豪杰, 王锁刚
2023, 32 (3): 286-290.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18
移植肾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肾移植术后的一种致死性并发症,严重影响肾移植受者和移植肾的长期生存。移植肾TMA可分为新发性TMA和复发性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aHUS),前者更为常见且预后更差。移植肾TMA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手段,确诊主要依赖肾组织活检,目前对其仍缺乏疗效确切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拟综述移植肾TMA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移植肾TMA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智能肾脏病理分析系统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
梁冬梅, 雷群娟, 刘许蒙等
2023, 32 (3): 201-206.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01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肾脏病理分析系统(ARPS)在原发性膜性肾病(PMN)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经肾活检诊断为PMN的患者。评估ARPS对肾小球病变类型[球性硬化(GS);节段硬化(SS);非上述病变肾小球(NOA)]及三种固有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细胞)的识别效果,并分析基于ARPS的肾小球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123例PMN患者,男性80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47.1±14.0岁。ARPS对NOA、GS和SS识别F1分数分别为0.967、0.811和0.545,肾小球三种固有细胞的F1分数均>0.950。尿蛋白未缓解患者肾小球面积大于缓解患者,足细胞平均数、密度和比值均低于缓解患者。足细胞平均数和密度较高的患者肾脏缓解率高于足细胞平均数和密度较低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提示肾组织磷脂酶A2受体(PLA2R)阳性和足细胞平均数是尿蛋白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ARPS对PMN患者肾小球病变和固有细胞类型识别效果较好,基于ARPS的肾小球特征与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达雷妥尤单抗治疗难治性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任贵生, 郭锦洲, 陈文萃, 赵亮, 徐维玮, 张洋洋, 黄湘华
2023, 32 (5): 401-405.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5.001
目的:观察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RS)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的复发难治性MGR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血液学缓解、肾脏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
结果:共纳入5例复发难治性MGRS患者,年龄为51(50,57)岁,病程58(23,59)月。轻链沉积病(LCDD)2例,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MID)2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的C3肾小球病1例。在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后,2例基线血差值轻链>50 mg/L的患者中有1例实现血液学完全缓解,1例达到部分缓解,而3例血差值轻链20~50 mg/L的患者中有2例降至<10 mg/L。中位随访10(9,12)月,5例患者均存活,2例获得肾脏缓解。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咳嗽、寒战、咽喉不适,均为1级,无患者因输注反应中断治疗。此外,1例患者出现非感染性的低热,1例出现轻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均可迅速恢复。
结论:对于复发难治性MGRS患者,达雷妥尤单抗的血液学缓解率高,安全性好,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肾脏反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因素
姚芝玲, 李珍
2023, 32 (6): 540-545.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6.007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5对接受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者和受者,收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受者民族、供受者民族匹配情况、性别、年龄、血型是否相同、群体反应性抗体、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试验、人类白细胞抗原匹配个数、透析时间、是否合并高血压;供者性别、年龄、术前肌酐水平、供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否合并高血压、供/受者体表面积比值、冷热缺血时间、慢性肾衰竭发生的病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GF 危险因素。
结果:本组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受者DGF的发生率为31.21%,单因素分析显示,受者民族、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试验、供肾GFR、供者是否合并高血压、供/受者体表面积比值、冷缺血时间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后表明,受者为少数民族(OR=4.386,P=0.003)、供/受者体表面积比值<1(OR=2.611,P=0.033)、供肾GFR<40 mL/(min·1.73m2)(OR=9.725,P<0.001)是直接影响DG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少数民族受者、供/受者体表面积比值和供肾GFR低是影响DGF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视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镁的变化
贾凤玉
2023, 32 (3): 281-285.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17
镁是机体具有重要生理、生化作用的离子,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HD)患者的血镁受到残余肾功能、透析清除率、药物和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高镁血症常见但很少伴随临床症状,低镁血症与HD患者的透析中低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以及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的增加相关。轻度的高镁血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HD患者的甲状旁腺素水平、血管钙化和骨健康。质子泵抑制剂、大剂量袢利尿剂和营养不良可降低血镁浓度,使用较高镁浓度的透析液予以补充安全简便。镁与HD患者的生存状况和预后有关,虽然目前尚不清楚镁与透析患者临床结局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略高于生理水平的镁似乎更能使患者获益。故有必要对HD患者的镁代谢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是否存在最佳的血镁范围,使患者的骨健康、心血管结局和生存率得到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李喆, 左科, 王晶晶, 周厚安, 金英, 陈光, 李世军, 程震, 王金泉, 刘正钊, 谢红浪, 胡伟新
2023, 32 (4): 301-307.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4.001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脏病(CK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CKD合并NCP患者,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前、后的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
结果:共纳入72例患者,男性39例(54.17%),COVID.19时中位年龄64(39,76)岁,CKD中位病程36(7,120)月。导致CKD的病因,主要为糖尿病肾病(22.22%)、狼疮性肾炎(12.50%)、膜性肾病(9.72%)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肾炎(9.72%),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为18.06%。NCP中型占51.39%、重型20.83%、危重型27.78%。14例(19.44%)患者院内死亡,死亡组患者治疗期间炎症指标、真菌感染、心力衰竭、肝功能受损、气胸的比例高于存活组,淋巴细胞亚群均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COX模型发现,年龄、乳酸脱氢酶、CD4+T细胞、C反应蛋白是CKD合并NC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CKD合并NCP患者,疫苗接种率低,伴发疾病多。高龄、缺氧、免疫功能低下、炎症反应强的患者预后差。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混合或重叠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伴G6PD基因变异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分析
金英, 罗晓鑫, 梁丹丹等
2023, 32 (3): 207-213.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02
目的:分析3例携带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变异的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讨论G6PD基因变异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检测LN患者的G6PD基因变异,Sanger测序检测亲属G6PD基因变异情况。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比值法测定G6PD酶活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CBA)检测其中2例患者的炎症状态特征。
结果:3例患者均曾有血三系减低,Coombs试验均阴性,红细胞碎片均阳性,G6PD酶活性均缺乏。2例男性患者为G6PD c.G1466T(p.R489L)半合子变异,均遗传自母亲;1例女性患者为G6PD c.G1466T(p.R489L)及c.G1478A(p.R493H)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父母双方。qPCR及CBA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相比,2例患者血细胞干扰素刺激基因IFIT1、IFI44L、OAS1与MX2表达明显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明显升高,提示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
结论:合并G6PD基因变异的LN患者常以贫血为首发或突出临床表现,伴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施雯, 刘玉秋, 张留平等
2023, 32 (3): 220-225.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04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瘙痒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抽取24个血液净化中心,调查其所有MHD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及临床资料,分析瘙痒相关因素。
结果:纳入MHD患者3 819例,瘙痒症患病率为2755%,中度至极重度瘙痒的患病率为18.02%,瘙痒症中位病程为1200月。在瘙痒症患者中,偶尔、轻微搔抓者比例最高,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抓痕,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42.21%。年龄≥45岁、体表面积增加、舒张压降低、吸烟、饮酒、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史、使用华法林、存在肌无力、骨痛、转移性钙化和骨质疏松的症状、血清钙和血清磷水平升高可增加MHD患者瘙痒症的患病风险。
结论:MHD患者皮肤瘙痒程度较轻,但治疗有效率低。肾科医生应重视透析患者的瘙痒症,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合并症、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相关情况及时干预,以缓解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早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
陈思瑜, 潘斌, 雷欣等
2023, 32 (3): 214-219.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03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透析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前臂自体移植(TPTX+AT)后早期低钙血症的患病率及潜在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PTX+AT治疗的SHPT患者254例。收集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后低钙血症危险因素。
结果:254例患者中 107例(42.13%)发生低钙血症。根据术后1周是否发生低钙血症将患者分为两组,低钙血症组血液透析患者比例高达82%,而非低钙血症组仅6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方式(OR=2.155,95%CI 1.164~3.991,P=0.015),PTH≥1 656 ng/L(OR=1.771,95%CI 1.021~3.072,P=0.042),ALP≥242 U/L (OR=1.739,95%CI 1.002~3.018,P=0.049)是SHPT患者TPTX+AT术后1周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低钙血症是PTX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前高ALP、高PTH及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术后更易发生低钙血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疗后急性肾损伤并发严重乳酸酸中毒
涂远茂, 彭灿灿, 王晶晶等
2023, 32 (3): 296-300.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20
老年男性患者,2型糖尿病长期口服二甲双胍,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氟马替尼治疗后出现急性肾损伤3期、肿瘤溶解综合征,伴发严重乳酸酸中毒、白细胞淤滞症。停药并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逆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洪伊, 郭锦洲, 陈文萃, 赵亮, 黄湘华, 刘志红
2023, 32 (5): 406-411.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5.002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轻链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及预后特征。
结果:71例患者中主要以水肿(84.5%)起病,以IgG型M蛋白最常见,中位浆细胞比例15%。70例(98.6%)患者累及肾脏,41例(57.7%)累及心脏。本组患者主要接受含硼替佐米(32.4%)或沙利度胺(25.4%)的方案治疗,可评估患者总体血液学缓解率为75.0%,其中完全缓解率为8.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为38.9%,部分缓解率为27.8%;仅1例(6.7%)患者取得心脏缓解,15例(41.7%)患者取得肾脏缓解。中位随访时间为16(1.0~120.0)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4月,6月、1年、2年和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83.6%、75.2%、62.2%和43.0%。年龄、浆细胞比例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独立相关。
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总体预后不佳。抗浆细胞治疗有效,但器官缓解率较低,年龄、心脏受累严重程度和肿瘤负荷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酶替代治疗法布里病的疗效分析
唐子洋, 李东昀, 张萍, 邹玉荣, 李贵森, 陈莎莎
2023, 32 (5): 412-417.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5.003
目的:分析法布里病(Fabry disease,FD)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基因学检查、家系、酶替代治疗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规律治疗的8例F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基因检测及家系调查结果、酶替代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8例患者阿加糖酶α用量为0.2 mg/(kg·次)静脉泵注,每2周1次。酶替代治疗2~11月。
结果:8例患者中6例为男性,中位年龄26岁(22~47岁),通过临床表现、家族史、肾脏病理检查、α半乳糖苷酶A(α-Gal A)活性检测及基因检测结果明确诊断。患者临床表现为肢端疼痛,皮肤血管角化瘤,少汗,伴或不伴尿检异常、肾功能受累、高血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7例为GLA基因错义变异,1例为剪切突变。8例患者输注阿加糖酶a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7例患者血浆脱乙酰基三己糖酰基鞘脂醇(Lyso-GL-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4例蛋白尿明显减少,8例患者长期肢端疼痛症状在用药后明显改善,Mainz严重程度评分指数(MSSI)显著下降。
结论:FD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多样,短期阿加糖酶α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半年后患者血浆Lyso-GL-3水平显著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临床获益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随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肾移植等待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研究进展
张玉帅, 边学海
2023, 32 (4): 388-393.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4.019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特点是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升高。尽管肾移植是ESKD患者最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案,但PTH水平不仅影响移植肾本身,也与其合并症相关,而对肾移植前SHPT的治疗方法及时机仍存争议。本文将对肾移植前PTH水平对肾移植的影响、肾移植等待者的理想PTH水平和甲状旁腺切除术时机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有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腹膜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成水芹, 张曼, 周婷婷, 张志宏, 余乐, 陈赟敏, 崔睛睛, 周健, 俞雨生
2023, 32 (4): 313-317.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4.003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前瞻性观察2022-12-01至2023-01-31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随访的PD患者,分析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
结果:404例PD患者中发生COVID-19 112例(27.7%),疑似感染者10例,未感染者282例(69.8%)。COVID-19的PD患者中核酸阳性者22例(19.6%),抗原阳性者90例(80.4%)。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112例(100%)、咳嗽101例(90.2%)、咽痛98例(87.5%)、乏力97例(86.6%)、肌肉酸痛73例(65.2%)、头痛69例(61.6%)、纳差62例(55.4%)和焦虑60例(53.6%)。其中5例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后好转,无1例患者死亡。分析COVID-19前的最后1次随访指标,COVID-19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标准蛋白质分解率(nPCR)、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疫苗接种率、居家隔离比例更低(P<0.05),C反应蛋白(CRP)、超敏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BMI、nPCR、淋巴细胞计数、居家隔离比例和高超敏CRP是PD患者发生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本组PD患者总体预后佳,低体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差和微炎症状态是PD患者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居家隔离可预防感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吴晓枫, 刘东伟, 刘章锁等
2023, 32 (3): 276-280.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16
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在我国越来越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和住院率也越来越高。DKA的发生大多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或剂量不足,并且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释放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由于DKA患者的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体液大量丢失,其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较高。AKI在短时间内可进展为急性肾衰竭,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探讨DKA相关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以及在糖尿病患者发生DKA时如何及时预防或扭转AKI。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膜性肾病靶抗原与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陈子哥, 李懿, 鲍浩
2023, 32 (5): 460-465.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5.013
膜性肾病(MN)是一种免疫密切相关的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的核心在于体内产生针对肾小球足细胞特定抗原的自身抗体,两者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近年来,一系列靶抗原相继被识别与鉴定,其检测方法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等,旨在从复杂的生物样本中确定并验证特定的抗原分子。此外,MN患者尿液和血液标本中一些蛋白质、代谢物和非编码RNA水平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分子标志物在MN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显著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昼夜节律紊乱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卢春宇, 成水芹, 王金泉
2023, 32 (3): 265-269.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3.014
昼夜节律紊乱可增加包括慢性肾脏病(CKD)、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患病风险。尽管CKD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CKD仍然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导致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原因,亟需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作为外周生物钟系统主要器官之一,肾脏参与调控机体昼夜节律的形成。本文综述昼夜节律紊乱和CKD之间的联系及相关的干预措施(如生物钟疗法),为CKD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足细胞衰老与肾小球疾病
吴其晶, 杨倩倩
2023, 32 (5): 472-476. 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3.05.01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与其相关的疾病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老龄相关疾病中,与衰老相关的肾脏疾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老年医学问题。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最外层屏障,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肾脏疾病密切相关。有研究提出衰老性肾小球硬化是一种“足细胞病”的概念,并已被广泛证实。近年来,越来越多地研究表明,足细胞衰老是肾脏损伤的重要环节和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对足细胞衰老在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和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