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分析C3肾病(C3G,C3 glomerulopathy)及其亚型致密物沉积病(Dense deposit disease,DDD)和C3肾小球肾炎(C3GN,C3 glomerulonephritis)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确诊为C3G患者的临床表型、病理资料及预后,并比较DDD和C3GN的区别。
结果:C3G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1.7±16.1)岁,起病时,44.4%表现为肾病综合征,22.2%肾功能异常,81.5%出现低补体血症,61%抗“O”阳性。C3G病理上以膜增殖(61.1%)和系膜增生(27.8%)为主,补体C3主要沉积于血管袢(98.1%)和系膜区(63%),另59.3%伴有免疫球蛋白沉积。与C3GN相比,DDD患者发病年龄轻(P<0.05),低蛋白血症更显著(P<0.05),伴发高血压的比例低(P<0.05),循环补体水平无差异。病理上,DDD患者的膜增殖及新月体病变较G3GN更为常见;除血管袢和系膜区的C3沉积外,DDD常伴有肾小管基底膜及间质血管区的沉积(P<0.001)。电镜下,DDD患者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于基膜内、肾小管基底膜和包囊壁,C3GN组主要位于系膜区、内皮下和上皮侧(P<0.001)。两组随访5年的累积肾生存率无差异。
结论:这是目前亚洲人群最大样本C3G的报道,C3G以血清补体C3减低,免疫荧光C3沉积为主,超微结构电子致密物沉积与C3沉积符合为特征。DDD和C3GN主要在C3和电子致密物沉积部位上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