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总结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诊断特点,分析PTA治疗效果。 方法:记录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功能、血压、彩超、动脉CTA在狭窄发生时的变化特点,并通过自身配对研究分析PTA治疗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判断其疗效。结果:我中心确诊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17例,发生率为1.34%;确诊时血清肌酐(SCr)由143.1±53.7 ?mmol/L升至194.8±80.0 ?mmol/L (p<0.01),eGFR由52.3±15.6 ml/min降至36.9±10.4 ml/min(p<0.01);58.8%的患者有平均动脉压(MAP)升高;移植肾彩超提示这些患者动脉狭窄处流速均有升高,由125.9±22.9 cm/s升至331.8±132.7 cm/s(P <0.01),82.4%的患者有动脉狭窄处RI下降,由0.75±0.07降至0.61±0.17(P =0.001),而小叶间动脉流速及RI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由CTA确诊,进而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13例患者肾功能改善,有效率为76.5%,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至稳定状态的时间为7~27d,平均14.5±4.8d,另4例无改善或肾功能继续减退。PTA治疗后Scr降至153.0±43.0 ?mmol/L,eGFR升至47.9±16.1 ml/min,MAP降至93.4±7.2 mmHg,动脉狭窄处流速降至156.3±58.0 cm/s,动脉狭窄处RI升至0.74±0.08,以上指标与动脉狭窄发生前相比除MAP稍低(p=0.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效果良好。结论:彩超是筛查移植肾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CTA可用于确诊,但不能忽视CTA造影剂的肾毒性;PTA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有效率为76.5%,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的时间平均为14d,远期随访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