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 2016, Vol. 25 ›› Issue (5): 431-436.DOI: 10.3969/cndt.j.issn.1006-298X.2016.05.006
摘要:
目的:了解肾脏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ICU自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接受中心静脉置管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的1 52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RBSI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按1∶2比例随机选取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共有57例CRBSI患者纳入研究,感染发生率为37%,导管感染率为39/千日,中位导管留置日为14 d(7~30 d),发生CRBSI患者血培养检出的微生物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09%),其次为革兰阴性菌(368%),其中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阴沟肠杆菌(10例)和表皮葡萄球菌(9例)。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33例)及股静脉(24例),分别占所有颈内静脉置管(1 140例)及股静脉置管(383例)的29%和63%。春、夏、秋、冬各个季节感染患者分别为16例(281%)、20例(351%)、7例(123%)、14例(246%)。感染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寒战(684%)、发热(100%)及脓毒症休克(491%)。感染时中位CD4+淋巴细胞186(99~388)个/μl,APACHE Ⅱ评分204±511分。57例患者中最终有2例患者因脓毒症休克而死亡,余55例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体温在2d(1~3d)降至正常。感染组与对照组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CD4+淋巴细胞低、高APACHE Ⅱ评分为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我院肾脏科ICU患者CRBSI发生率37%,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阴性杆菌有增加的趋势。导管感染夏季发生率最高,CRBSI与患者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及高APACHE Ⅱ评分相关。了解CRBSI的常见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有助于CRBSI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