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3): 212-218.DOI: 10.3969 / j.issn.1006⁃298X.2025.03.003
摘要: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 PD) 患者肌少症指数( SI) 的性别差异与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04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置管并规律随访患者, 随访截止 2024 年 7 月,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 SI 由进入透析第 1 月末肌酐( Cr) 与胱抑素 C( CysC) 浓度计算得出, 公式分别为 Cr / CysC 与 Cr×eGFRcys。 统计学分析 SI 数值的性别差异,利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竞争风险模型分析SI 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并探讨透析后第1 年SI 动态变化规律。 结果:共纳入1 034 例PD 患者,其中男性 563 例、女性 471 例。 患者基线年龄 45.1± 14.2 岁,总尿素清除指数( Kt / V) 为 2.03± 0.64。 男性患者 Cr / CysC( 2.03±0.67 vs 1.81±0.59) 与 Cr× eGFRcys( 94.2± 33.9 vs 86.2± 31.5) 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 P 均< 0.001),男性及女性患者的 Cr / CysC 与 Cr×eGFRcys 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相关性( 均 r>0.95,P<0.001)。 以 Cr / CysC的连续变量及二分类变量行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r / CysC 水平与患者生存差异具有相关性;在多因素校正后, 女性患者中该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男性患者中该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竞争风险模型中,Cr / CysC 水平与男性患者生存差异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 透析后第 1 年 Cr / CysC 平均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 结论:PD 患者的 SI 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者 SI 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SI 水平对于 PD 患者生存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尤其对男性患者意义显著;透析后第 1 年 SI 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