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 2021, Vol. 30 ›› Issue (2): 107-112.DOI: 10.3969/j.issn.1006298X.2021.02.002
摘要: 目的:分析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移植肾活检首次确诊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将患者分为肾病范围蛋白尿(NP)组和非肾病范围蛋白尿(nNP)组进行比较。
结果:共纳入52例移植肾FSGS患者(NP组19例,nNP组33例),移植肾活检距肾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4月,中位尿蛋白25 g/24h,血清肌酐2033 μmol/L。经典型FSGS占692%,塌陷型、细胞型、顶部型和门部型各占115%、77%、77%和38%。558%患者硬化袢周围可见足细胞增生,135%伴假性新月体形成。电镜下563%(18/32)患者可见足突广泛融合。与nNP组相比,NP组患者移植肾活检距肾移植的时间更短,活检时水肿及感染的比例更高,肾小管间质病变和足突融合的程度更重(P均<005)。11例患者失随访,余41例中位随访169月,17例(415%)进入终末期肾病,中位肾脏存活293月。NP组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低于nNP组(P=0040)。血浆置换和利妥昔单抗(RTX)治疗组、单用RTX组和其他治疗组尿蛋白缓解率分别为600%、500%和364%。
结论:移植肾FSGS患者主要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和移植肾功能不全;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病者,蛋白尿更多、足突融合程度更重,预后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