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前瞻性观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和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经临床及肾脏病理确诊特发性FSGS、蛋白尿>=3.5g/d的63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11例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TE)并发症,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2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常规方法测定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Scr)、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以及肾小管损伤指标尿NAG、RBP;同时抽血查内皮损伤指标,包括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和E选择素(ES),未合并VTE者于随访2月、6月、12月时复查后四项指标,方法均采用ELISA法;采用超敏方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排除合并感染者。分析观察起点内皮损伤指标与其他临床指标及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VTE)间的关系,并动态观察内皮细胞损伤指标的变化。结果:1. FSGS患者的各项内皮损伤标志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 合并VTE者CECs、vWF水平高于无VTE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相关性分析显示,未合并VTE者sTM、VCAM与Scr呈显著正相关,VCAM、vWF与NAG、RBP均有正相关性;4. 52例未合并VTE者随访2月时15例达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15例无效(NR),8例失随访,1例进入腹透治疗退出本研究。CR组治疗后sTM、VCAM均明显下降,而vWF、ES水平变化不明显,PR组治疗前后相比sTM明显下降,余三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NR组治疗前后各项内皮损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随访1年期间11例患者获得持续缓解,该组患者各观察点E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sTM于随访2月时即降至正常,VCAM、vWF分别于随访2月、6月时开始下降,但随访12月时仍高于正常对照。结论:FSGS患者存在明显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内皮损伤可逆并且与疾病的活动程度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不同的损伤标志物下降速度不一致,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治疗可能成为FSGS治疗的重要方面,以减轻肾脏损伤、减少并发症。